构建北京公交职工自己的舆论阵地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构建北京公交职工自己的舆论阵地
构建北京公交职工自己的舆论阵地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私***精神是否过时?

向下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私奉献精神是否过时? Empty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私***精神是否过时?

帖子 由 奈何时运他人宰 周一 一月 26 2009, 10:05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私***精神是否过时?
正方陈述: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私***精神并不过时!
一、既然市场经济通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提倡发扬无私***精神?
这是因为,任何具体的道德准则,都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对象和适用范围。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领域通行的原则,而不是所有社会关系领域普遍适用的原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并非都是商品交换关系。例如,我们党内同志之间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国家机关干部进行公务活动,以及社会性的扶贫济困活动、各种见义勇为的救助行为等等,体现的都不是商品交换关系,都不能简单照搬等价交换原则。无私***精神,反映和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和其他需要帮助者的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义务关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人首先应当发扬这种精神。普通社会成员,在市场活动之外的许多情况下,也需要和应该发扬这种精神。例如,国家公职人员履行职务,必须无私***自己的全部力量;面临外敌入侵或严重自然灾害,普通公民也必须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无私***自己的力量抗敌和救灾;路遇孤立待援的危重伤病员或坏人行凶杀人,不论谁都应该见义勇为、挺身相救……。如果一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讲等价交换,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他就是个毫无社会义务责任感的自私自利之徒,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道德,也有悖于普通老百姓为人的道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奋斗目标,是前无古人的充满艰辛、富于创造性的壮丽事业,只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大力弘扬无私***的精神,才能保证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如果不分场合和具体情况,把市场上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非商品交换领域,就会导致社会关系的商品化、庸俗化,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倡发扬无私***精神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否相矛盾?
提倡无私***精神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非但不矛盾,而且是有机统一、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按劳分配原则本身就包含着对无私***精神的要求。按劳分配不是等价交换。按劳分配中的"劳"与"酬"并不是等价的。在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中,有一部分要由社会扣除,作为公共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发展公共福利事业。按劳分配原则的全称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这里,人们各尽所能地劳动创造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劳动者不能仅仅为个人获得的报酬劳动,而是必须把劳动看作是自己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义务,着眼于满足社会需要,尽己所能地为社会多作贡献。在此基础上再领取社会分配给自己的相应报酬。大量事实表明,有没有无私***精神,劳动态度和劳动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无私***精神的人,优先考虑的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而不是优先考虑个人所得报酬的多少;在必要时,为了避免给社会造成损失,即使自己多付出一些明知得不到报酬的劳动,也要保质保量地把工作做好。没有无私***精神的人,则讲求按酬付劳,如果觉得自己不合算,即使让工作受损失也不愿再多付出一点劳动,当然就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了。无私***精神的实质,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满足社会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指从事任何劳动都不要报酬。在这里,"无私"与"无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私"指的是没有自私自利之心,无酬则是指没有任何报酬。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做到不带任何自私自利之心地进行工作,但无法做到任何工作都不要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如果把无私***精神理解成从事任何劳动都不要报酬,那末,具有无私***精神的人就根本无法生活了,这实际上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无私***精神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大量事实表明,越是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使劳动贡献大的人能得到相应的较高报酬,就越有利于鼓励人们发扬无私***精神,积极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反方陈述: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私***精神过时了!
首先应当声明“无私***精神”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如果只存在于单纯的道德、思想层面与精神境界的范畴是不会存在过时的问题的。但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发展建设的层面上“无私***精神”过时了!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付出与其劳动成果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是相互对应的,相应的劳动取得相应的回报有力的促进了新知识、新技术等方面的创造性、创新性。改革开放前后“无私***精神”、平均主义等等在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遵循的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的对比中,对于社会的物质建设、知识、技术的发展、创新后者所具有的优势明显的好于前者。激励机制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无论任何社会制度都始终存在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推动因素之一;激励机制的表现形式是包括物质、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根据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环境的不同,有时精神方面的激励作用与价值可能远高于物质激励的作用与价值,但是这决不是所谓的“无私***精神”。
当前有一种较为极端的看法认为“无私***精神”,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中,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无私***的本质是奴性的最直接表现,是奴隶的最高级特征。让人们无私***,就是让人们变成奴隶,无论是给谁做奴隶,无论名声多么美好,奴隶都是奴隶。给神仙做奴隶都不是好事情,更别说是给人做奴隶。无私***与中国儒教的奴性精神一脉相承,因此才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才在中国落地生根。在某种程度下“无私***精神”已经成为相当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无需付出劳动报酬的前提下要求其所属员工进行无偿劳动的代名词,是高层领导考验中低层干部乃至员工的忠诚度和绝对服从的最冠冕堂皇的言辞,是披上了艰苦朴素的道德外衣,并以“公而忘私”这样崇高的名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极力推崇,来掩盖一个最根本的事实——对劳动者的变相剥削!
三、有一则管理寓言讲的是在严寒的冬天里有一群人点燃起
一堆火,大火熊熊,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个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堆,不然我就会冻死。其它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又有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一个人想,如果大家只烤火不添柴,这火迟早会灭的。其它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拾柴,无人烤火,可是这火不久也熄灭了,原因是大家只顾拾柴,没人烤火,均陆续冻死在拾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熄灭。还有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拾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拾柴的制度,一半人拾柴,一半人取暖,于是人人都参与拾柴,人人都得到温暖,火堆因得到足够的柴源不住的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如果我们把故事中的三个人群看着三个不同的企业,那么他们的道德消费,亦即企业全员共同奉行的道德准则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显然,其中的第二家企业为道德高消费者企业,其道德准则是无私的***。道德高消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中国新兴企业界有着非常普遍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他们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时,采用的标准大多是无私***、不计报酬、热爱集体、等合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东西。至于理应受到格外重视的效率、质量、成本反倒放在次要,功利场成了神仙坊,面目全非。我无意去藏否少数舍小家保大家,公而忘私的优秀人物,但他们在作为功利场的企业里并无多大提倡的价值,企业人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到市场上去争创名牌,夺取利润,图谋丰厚酬报。离开名利酬报,企业人就不能成其为企业人。如果我们讲经营管理时要求员工去争名夺利是一套,评先进单位个人时讲无私***又是另一套,那岂不是置员工于左右两难,知与行不一的尴尬境地!或许有人讲这并不矛盾,我们正是希望所有的员工都能不遗余力地到市场上把名利争回来,然后毫无保留地***给企业,企业的蛋糕才会更大更多。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痴人说梦!殊不知作为功利人的员工一旦离开自己的合理报酬,到底还有多大的动力让他到市场上去争名夺利?个人和家庭都顾不过来,还有什么精力去***给集体?何况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本来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所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成了无私***,不计报酬的道德家,那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到底去满足谁呢?经济学上有‘个人的储蓄美德在一定条件下对国家民族未必是好事 ’一说,用在这里恰如其分。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理解的不理解的无不张开热情的双臂,绽放着一张张一往情深的笑脸。理解而后倡导自然是可敬可佩,不理解却也跟着倡导究竟为何?原来企业文化暗合了他们道德高消费的心理,他们在巧借企业文化的时代快车搭售他们道德高消费的陈年老酒。他们精心炮制的企业文化几乎全是些与提升企业竞争力不着边际的道德高调。倡导这类贴上企业文化标签的道德高调,对公有制企业尚情有可原,它至多是一种左倾,因为从理论上讲让员工忠诚***于公有制企业还有着崇高的精神价值。但对于民营企业却纯粹是令人恶心的自私。是农耕社会狭隘忠诚文化的翻版。什么是民营企业员工的忠诚***和集体主义至上呀?说白了不就是员工多干活少拿钱,让老板多获利。作为员工,不论在什么性质的企业,爱岗敬业总是天经地义的,但作为企业该给的报酬也不能少,或者起码不能少了国家法律规定的最低保障。该给员工的不肯给,反这来却去指责员工斤斤计较,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不肯认同企业文化,不愿与企业共进退。让如此丑陋的企业文化见鬼去吧!
民营企业主张道德高消费除出于自私的需要外,还有消除员工因企业内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扭曲失衡而产生的抵触情绪的企图。他们的如意算盘是:问题不在于企业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是否公平合理,而在于企业送给员工一个什么样的认知标准,如果员工都能认同谦让、服从、尊师敬长之类的价值理念,那所有的扭曲失衡都是正常的。”我不能断定他们的想法荒诞不经,但至少要有一个前提:即员工的脑筋少根弦,不会睁开眼睛看世界。
讲民营企业道德高消费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高消费是企业的每个成员都能切实按高道德标准行事。民营企业提倡的道德高标准仅仅是针对员工而言的,老板自己并不打算那样做,他们实际上奉行的是刻薄、贪婪、自私的道德低标准。(千万看清楚,我讲的是主张道德高消费的民营企业,而不是泛指一切民营企业)依照孔圣人提出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教化规律,这类道德高消费企业必然不会收到任何好的结果,他们必然要从一个极端——道德高消费,滑向另一个极端——道德低消费。在***时代就当厂长的杭州正大青春宝公司董事长冯根生先生有段朴实平常的话,很值得所有主张道德高消费的企业老板记取:“你要员工关心企业,企业就先得关心员工;你要员工做到的,你自己就要先做到;你自己不想做的,你就不要强加于员工。”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贡,一个叫子路。子贡做了好事按鲁国法律应该得到官府的赏赐,但他选择了谦让;子路做了好事,当事人送给他一头牛,他老实不客气地收了下来。孔子知道后表扬了子路,批评了子贡。我第一次听到这则趣闻时,的确大大地吃了一惊,以我的想象:孔子乃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位居第一的道德大家,无疑会薄子路而厚子贡,但事实却偏偏不然。可见,即使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阔得可怕,大得吓人的孔圣人也是反对用悖逆人性的高道德去教化万民的。
再回到开头“三个火堆”的故事中来,如果我们进一步把火看作是企业的经营,那么奉行道德高消费的企业将如同奉行道德低消费的企业一样,都不能把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唯有奉行道德适度消费的企业才能红红火火地永续经营下去。事实也正是如此,与中国企业的道德高消费、物质低消费相反,欧美企业是物质高消费、道德适度消费。他们主张的道德是员工能身体力行的道德,是合于天理人性的道德,说到一定能做到,因而他们的员工是富有***的员工,他们的企业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
奈何时运他人宰
奈何时运他人宰
茶馆传奇
茶馆传奇

帖子数 : 181
年龄 : 51
积分 : 5850
威望 : 3
注册日期 : 09-01-13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